AMOLED已成兵家必争之地,其战略意义不言自明。
然而,AMOLED进入大众视野,还要从苹果说起。近日,传闻已久的苹果OLED手机终于揭开神秘面纱,整个行业都沸腾起来。就在苹果十周年版手机iPhone X正式开卖的前一天,由京东方自主建设的中国首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也提前实现量产,这让柔性AMOLED显示屏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在TFT-LCD技术实现全球领先后,中国企业又能否在这轮技术升级浪潮中引领全球柔性显示产业发展趋势呢?
中国在柔性AMOLED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显示技术的加速升级,让AMOLED成为全球公认的“下一代屏幕技术”。“在中高端手机领域,AMOLED显示屏将全面替代液晶显示屏。”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徐征毫不掩饰地指出对AMOLED技术前景的看好。
柔性AMOLED显示屏之所以受青睐,不仅是因为显示材料和技术发生了重大革新,也缘于其颠覆了传统的显示方式,催生了全新的应用市场,未来前景备受期待。
从全球来看,日本企业在OLED领域研发放缓,韩国和中国企业加快OLED战略布局,成为推动AMOLED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最近,中国在柔性AMOLED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0月26日,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提前量产,并举行盛大客户交付活动,这让京东方成为中国首家能够量产第6代AMOLED柔性面板的厂商,也奠定了其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在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半导体显示厂商推动下,未来几年柔性AMOLED市场将迈入快速增长通道。IHS Markit预测,2017年AMOLED手机屏出货量将增至5.13亿片。2016年到2020年间,全球柔性AMOLED产能将从150万平方米扩大到2010万平方米,成为AMOLED显示屏增长前所未有的阶段。
突破瓶颈,京东方不秀肌肉 秀技术
在柔性AMOLED日渐成为趋势的浪潮下,全球面板厂商紧抓机遇,希望在这轮技术替代中掌握主动权。随之而来的是,全球十余条AMOLED生产线建设跃跃欲试,其中中国就占了半数以上。
“柔性AMOLED显示屏量产难度很高,尽管规划了这么多条AMOLED生产线,但我担心的是,到2019年很多厂商根本无法按照预期产能量产AMOLED显示屏。”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实际上,柔性AMOLED工艺极其复杂,技术难度极高,甚至对于已经成功生产出刚性AMOLED的厂商来说都是极具挑战的,这也是很多厂商很难实现柔性AMOLED面板量产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就曾表示:“OLED在中小尺寸应用领域替代优势明显,但我国应该突破OLED关键技术瓶颈。”
京东方之所以能够在AMOLED领域脱颖而出,并成为中国首家实现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量产的企业,与其对自主技术研发的注重密不可分。据京东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京东方早在2001年就在新型显示领域前瞻布局,对OLED技术进行研究。从成立AMOLED实验室,到成立柔性研发中心,再到研制出首款柔性AMOLED显示产品,到如今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实现量产,京东方通过无数次的实验才确定了量产的最终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也是突破了各种难关。
据京东方AMOLED研发人员介绍,从技术角度来看,量产柔性AMOLED首先要解决的是膜层搭配的难题,要经过反复实验及软件的模拟和计算才能设计出各膜层厚度的最佳值,找到膜层之间搭配的最优方案,从而避免产品在屡次折叠中导致开裂的可能。作为蒸镀工艺中使用到的重要原材料——掩膜版,是面板精度和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蒸镀时,三原色的蒸镀区域绝对不能重合,厂商必须要对相应设备进行极其细致的调节设置。在完成柔性TFT制备、薄膜蒸镀、薄膜封装后,还要在贴合工艺方面实现更适合柔性产品的贴合方式,经过重重技术考验,才能最终量产柔性AMOLED显示屏。
自主创新,引领全球柔性AMOLED发展
这些年,中国大陆显示产业迅速发展壮大,预计2019年左右,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显示生产基地。随着我国京东方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量产,今年将成为中国大陆手机高端柔性显示屏走向自给自足的元年,而未来产业链如何布局也将决定我国能否引领全球AMOLED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