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史1G→2G→3G→4G→5G
1G:“大哥大”横行
在第1代行动通信系统在国内刚刚建立的时候,我们很多人手中拿的还是大块头的摩托罗拉8000X,俗称大哥大(一般人可用不起哟!)。那个年代虽然没有现在的移动、联通和电信,却有着A网和B网之分,而在这两个网背后就是主宰模拟时代的爱立信和摩托罗拉。
2G:诺基亚崛起时代
GSM在1990年由欧洲发展出来,另外还有TDMA、CDMA、PDC与iDEN。第一款支持WAP的GSM手机是诺基亚7110,它的出现标志着手机上网时代的开始,而那个时代GSM的网速仅有9.6KB/s。
2G时代也是移动通信标准争夺的开始,,GSM脱颖而出成为最广泛采用的移动通信制式。早在1989年欧洲就以GSM为通信系统的统一标准并正式商业化,同时在欧洲起家的诺基亚和爱立信开始攻占美国和日本市场,仅仅10年功夫诺基亚就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商。
3G:CDMA大行其道
在3G之下,有了高频宽和稳定的传输,影像电话和大量数据的传送更为普遍,行动通讯有更多样化的应用,因此3G被视为是开启行动通讯新纪元的重要关键。而支持3G网络的平板电脑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苹果,联想和华硕等都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平板产品。
中国于2009年的1月7日颁发了3张3G牌照,分别是中国移动的TD-SCDMA,中国联通的WCDMA和中国电信的WCDMA2000。
4G:无线蜂窝电话协议
4G是指第四代无线蜂窝电话通讯协议,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
2013年12月,工信部在其官网上宣布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也就是4G牌照。至此,移动互联网的网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如今4G信号覆盖已非常广泛,支持TD-LTE、FDD-LTE的手机、平板产品越来越多,很多平板,并成为标配,支持通话功能、网络的Android、Win系统平板也非常常见。
5G:高可靠体验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国际电联将5G应用场景划分为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两大类。
5G呈现出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的特点,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接入技术(4G后向演进技术)集成后的解决方案总称。
下面来看看它们的速度对比:
手机行业目前中国市场日趋饱和,专利的隐忧将进一步影响中国品牌向世界迈步。小米上市估值就是一个典型。以业界的4G标准必用专利为例,除高通外,爱立信、华为、诺基亚、三星等几十家公司拥有专利,而小米目前只向高通支付了专利费用,专利风险很高。爱立信已经起诉小米,一些厂商也有可能发起诉讼。
1G2G我们基本没有参与
3G标准我们争了一把
CDMA2000标准中,美国高通公司占据29%份额,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前三位的高通、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加起来占据了专利总数的60%;在WCDMA标准中,主要以欧洲厂商诺基亚和爱立信为主,两者总共占了67%的专利总量;TD-SCDMA标准中,大唐电信占7.3%的份额,大部分专利仍掌握在诺基亚、爱立信及西门子手中,它们三者共占据了66%的份额。
4G时代我们勉强能够平起平坐
5G时代我们?
爱立信5G专利费标准,对于高端手持设备,许可费设定为5美元/部,对于低端手持设备,许可费最低可低至2.5美元/部。在5G还未真正实现时就公开专利收费方案,爱立信或许是想要重新制定游戏规则。
高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