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当年,MP3是如何兴起」
记得在MP3刚出现的那个年代,除了美国品牌帝盟(Diamond),第一个映入消费者眼帘的品牌是苹果的iPod,不久韩国品牌irver,新加坡品牌Creative相继登陆,而这时候,日系品牌里面,就只有SONY推出了首台MP3播放器。
MP3播放器携带方便,音乐文件传输也便捷,最关键是能够直接与电脑互联。这样一来,年轻的用户渐渐把MP3播放器作为了当时的便携设备。比CD携带方便,比MD转录更快,2003-2006,短短几年,MP3的用户增长迅猛。
「手机品牌情愫,缘起于MP3」
而在国外品牌的MP3卖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本土市场开始有了第一波MP3出现。还记得爱国者、台电、魅族(MEIZU)、蓝魔、OPPO和昂达吗?后来升级为大尺寸彩屏之后,便推出了MP4。但那个年代,能支持的音乐文件格式很有限,比较常见的音乐格式为MP3和WMA两种格式。
不过,出于对CD随身听,MD随身听的执着,我一直没把钱烧在MP3上,尤其是国内MP3。和朋友换着器材玩玩倒是有的。而当年,我唯一拥有过的MP3播放器是魅族M6SL,于2007年购入,这也算当年 为数不多采用欧胜WM8987芯片的MP3播放器了,其可直接兼容包括FLAC和APE等无损格式。
时至今日,有很多玩家对OPPO和魅族(MEIZU)等品牌的情愫,是始于在那个MP3播放器的年代。
「音频厂商涉足耳机,有一定的自身优势」
国内便携类音频厂商里,做播放器的一大把,能做播放器,同时也推出便携耳机或耳塞的并不多见。时至今天,针对发烧友市场的,产品最齐全的是HIFIMAN,其次是老人家音频工作室,近一年,飞傲也在做这样的尝试。音频厂商要推出自己的耳机,在一定程度上,自身对声音的理解,及声音开发中积累的经验,为他们推出高端耳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近几年,随着音乐手机音质的进步,越来越多年轻烧友喜欢用手机听歌。当中有不少乐迷,为了更简单直接地享受音乐,甚至把手机作为主力音源。
「MP3厂商,有能力推出音乐手机,也有能力研发高端耳机」
在我接触到的音乐手机里,OPPO、vivo、魅族(MEIZU),同一代次的旗舰手机,音质都不会差哪里去。OPPO和MEIZU,从国产MP3播放器的年代起,就有开发便携MP3播放器的技术,自身基因决定了十年后的今天,他们有能力做音乐手机,且在开发音频产品上,有着良好的根基。
当然vivo也不弱,2012年,那个时候在一众国内手机厂还没提出音乐手机的概念时,vivo已经走了这么一步棋,率先推出主打音乐播放的智能手机,针对喜欢用手机听音乐的用户市场。一路的坚持赢下了不错的口碑。
2012年,vivo率先推出了首款以音质为主打亮点的手机X1,成为国内智能手机采用专业音频解码芯片CS4398的首例。
2014年,魅族MX4 Pro,在标榜「Retina Sound」下,用独立的DAC芯片(ES9018K2M)取代CODEC的数字转模拟信号的功能,来实现更高品质的输出。运算放大器OPA1612的加入,也提供了较低的失真,在当时算是魅族重拾「音乐基因」的一大杀手锏。包括去年底推出的魅族PRO6 Plus,其采用ES9018K2M解码芯片,凭借低功耗的XFCB工艺,AD45275运放芯片,也对手机音乐音质有了提高。
当然,在当年OPPO一骑绝尘的Find 7上,与瑞典声学研发公司Dirac Research合作,将Dirac的专利音频技术Dirac HD Sound应用于手机上来,也算是对手机音质的一大贡献。
纵观以上三家品牌, vivo和魅族(MEIZU),有发布过独立型号的便携耳机/耳塞。而OPPO也在当年N3发布会上打出「Lifestyle」口号,推出高端的头戴式平板耳机PM-3,售价2698元。也记得,vivo当年曾经推出过采用纳米生物复合振膜的XE800,售价799RMB,算是手机品牌里,当年售价最高的耳塞。而魅族产品一向价格较为亲民,去年推出的主打产品EP2X创新使用了14mm超细生物纤维+TPU双料复合振膜,音质表现不俗,售价仅129RMB。
值得一提的是,魅族(MEIZU)这两年间,针对手机配备的音频产品里,不仅有耳塞,便携耳机,蓝牙耳塞,蓝牙音箱都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