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现在数码相机制造的几家独大,胶片时代可谓是百家齐放,也是由于机械相机的技术门槛并没有那么高,所以很多厂商都能够生产自己的胶片相机,在专利并不那么被重视的年代,拿着别人家的相机拆光了仿制一台贴上自己的标签也能够作为自己的产品贩卖。
不过对于中画幅相机来说,虽然很多厂商也同样都在生产,但是比较好的厂商永远都只是那么几个。
选择起来也就更方便了,在选择中画幅相机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我们可能要看一下镜头库,市面上大部分的廉价中画幅相机都是不可换镜头的,这也就避免了我们在选择时候经常会出现的选择恐惧症,但是对于那些高阶的可换镜头中画幅相机,我们需要了解的就是镜头转换倍率。
因为我们比较熟悉 135 系统,可能就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知道在 135 系统中不同的焦距可以看到什么样的视野。
各个画幅大小的对比
相对于 135 系统,120 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不同的画幅,而镜头焦段的转换倍率是随着画幅改变而改变的,645 画幅,66 画幅,67 画幅,它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转换倍率。
举个例子,645 画幅的镜头转换率相对于 135 系统约为 0.62x,也就是说,在 Pentax 645 相机配置的 80mm 镜头,相当于 135 系统的 49.6mm,也就相当于标头了。
而 66 画幅的转换率则为 0.55x,一台 Rolleiflex 3.5f 的 75mm/3.5 镜头也就相当于 135 系统的 41.25mm.
67 画幅的转换率约为 0.48x;68 画幅的转换率约为 0.45x;69 画幅的转换率约为 0.43x;612 画幅的转换率约为 0.35X;617 画幅的转换率约为 0.24X;
我们比较常用的中画幅就是 645/66/67 三种画幅了,可能还会有一些 69 画幅的,至于更宽的画幅的就。。。就真的太烧钱了。。。
现在已经没有厂商再去生产胶片相机了,我们只能去二手商店去淘,这就是一个选择性的问题,我们只能买到二手的商品,最好是要亲自看一下品相,千万不要相信商家告诉你的成色,在商家的眼里,一台战斗机都能是 95 新,一台稍微新一点的机子都能是 98 新。
再好的相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使用也会有磨损,在购买之前你应该尽可能的在网上了解这台相机的功能以及如何去测试,还是那句话,不要太过相信卖家。碰到好卖家相安无事,碰到无良的欲哭无泪。
同样的,因为是二手的关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市场定价,多查查资料,知道自己大概想要选择什么样价位的相机,是千元以内的国鸟,还是二三千,三五千的日系相机,还是更贵的德系相机。
Photo by Marcin Wuu
1、国鸟海鸥
海鸥 4 型双反可能是我们能接触到的性价比最高的入门中画幅相机了,因为它足够便宜,海鸥 4 系列的前身是 上海 IV 型,而上海 IV 型又是以 Rolleicord 为蓝本仿制的,虽然当时的工业技术远远达不到德国的水平,但是这台相机依然经久不衰,甚至漂洋过海销往海外。
海鸥 4 系列采用三片三组的柯克式镜头,柯克镜头的特点是中间成像质量还不错,但是越到边缘越糟糕,于是也就形成了边缘特有的螺旋散景,这种光学技术不完善的产物倒也是深得一些人的喜爱。
螺旋散景
2、Pentacon Six
作为东蔡的主打品牌,P6 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很多荣誉,因为蔡司的血统,它有着出色的镜头库,配套镜头素质极高,作为 120 单反相机,它的操作和大多数 135 胶片单反相机相似,同样十分简洁流畅。
但是 P6 有一个严重的设计缺陷,就是极其容易叠片,我的那台 P6 拍出来的照片就叠的一塌糊涂,不过好像网上有教程可以改造,不过因为我比较懒,就没有动过。
3、Mamiya RB67